招生热线:4001 888 119

全国

清大东方消防人才的摇篮

专注消防培训17年,消防培训行业领跑者。
清大东方服务号
    新闻中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里易混淆点之安全疏散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里很多条款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不仔细琢磨,经常会混淆,比如规范里的5.5.5条和5.5.15条: 5.5.5 除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外,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不大于200m²的地下或半地下设备间、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不大于50m²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的其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或1部疏散楼梯。 5.5.15公共建筑内房间的疏散门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除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照料设施、医疗建筑、教学建筑内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外,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房间可设置1个疏散门: 1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或袋形走道两侧的房间,对于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面积不大于50m²;对于医疗建筑、教学建筑,建筑面积不大于75m²;对于其他建筑或场所,建筑面积不大于120m²。 2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建筑面积小于50m²且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0.90m,或由房间内任一点至疏散门的直线距离不大于15m、建筑面积不大于200m²且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1.40m。 3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内建筑面积不大于50m²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的厅、室。 经常有学员问:老师,这个歌舞娱乐放在地下的时候是只能有两个安全出口,还是满足条件可以只设一个? 这就是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5.5.5条和5.5.15条弄混啦。这是两个前提条件,一个是这个防火分区设一个安全出口的条件、一个是一个房间设一个疏散门的条件。5.5.5条讲的是: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只要设置在地下,那么这个防火分区必须设置两个安全出口,即使该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不大于50m²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时,也得设两个安全出口,落脚点在此防火分区。 5.5.15条讲的是: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设置在地下,在一个大的防火分区里,其建筑面积不大于50m²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的厅、室(即房间),那么这个房间的疏散门可以只设一个,落脚点在一个房间。这下,搞清楚了吧。 安全疏散是一消考试的重点内容,有关一个出口的条件每年必考,希望大家认真、仔细理解,掌握条款前提条件,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2021-08-23
    46249
    你了解分区供水吗?
    为什么要分区供水 当建筑的高度比较高,以室内消火栓系统为例,当满足最上部消火栓的压力需求时,底部的消火栓压力必然过剩,当室内管网过高(供水过高),会导致底部的管网承压过大,影响系统安全运行。此时需要分区供水。 分区供水范围及供水方式 供水范围供水方式 最低消火栓栓口的静水压力大于1.00MPa消防水泵并行或串联 减压水箱 减压阀 自动水灭火系统报警阀处的工作压力大1.60MPa 喷头处的工作压力大于1.20MPa 系统工作压力大于2.40MPa消防水泵串联或减压水箱 消防供水的形式 1、采用消防水泵串联分区供水 (1)当采用消防水泵转输水箱串联时,转输水箱的有效储水容积不应小于60m3,转输水箱可作为高位消防水箱。 (2)串联转输水箱的溢流管宜连接到消防水池。 (3)当采用消防水泵直接串联时,应采取确保供水可靠性的措施,且消防水泵从低区到高区应能依次顺序启动。 (4)当采用消防水泵直接串联时,应校核系统供水压力,并应在串联消防水泵出水管上设置减压型倒流防止器。 2、采用减压阀减压分区供水 (1)消防给水所采用的减压阀性能应安全可靠,并应满足消防给水的要求。 (2)减压阀应根据消防给水设计流量和压力选择,且设计流量应在减压阀流量压力特性曲线的有效段内,并校核在150%设计流量时,减压阀的出口动压不应小于设计值的65%。 (3)每一供水分区应设不少于两组减压阀组,每组减压阀组宜设置备用减压阀。 (4)减压阀仅应设置在单向流动的供水管上,不应设置在双向流动的输水干管上。 (5)减压阀宜采用比例式减压阀,当(阀前供水压力)超过1.20MPa时,宜采用先导式减压阀。 (6)减压阀的阀前阀后压力比值不宜大于3:1,当一级减压阀减压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用减压阀串联减压,但串联减压不应大于两级,第二级减压阀宜采用先导式减压阀,阀前后压力差不宜超过0.40MPa。 (7)减压阀后应设置安全阀,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应能满足系统安全,且不应影响系统的供水安全性。 采用减压水箱减压分区供水 (1)减压水箱的有效容积、出水、排水、水位和设置场所,应消防水池及高位消防水箱的规定; (2)减压水箱的布置和通气管、呼吸管等,应符合高位消防水箱有关规定; (3)减压水箱的有效容积不应小于18m3,且宜分为两格。 (4)减压水箱应有两条进出水管,且每条进出水管均应满足消防给水系统所需消防用水量的要求。 (5)减压水箱进水管的水位控制应可靠,宜采用水位控制阀。 (6)减压水箱进水管应设置防冲击和溢水的技术措施,并宜在进水管上设置紧急关闭阀门,溢流水宜回流到消防水池。
    2021-08-19
    46306
    注册消防工程师考前先看懂“职称”、“职业”、“执业”三者关系!
    最近有考生对职称、执业、职业分不清:一消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有什么区别?执业资格证书具体做什么?一消跟单位的“评职称”有关系吗?对于专业技术职称、职业资格证书、执业资格证书这三个概念需要先分清楚啦~ 专业技术资格 专业技术资格又称为职称(行政管理体系),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和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的工作成就。专业技术资格职称的级别一般分为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工程师)、初级(助理工程师)四个级别。在中国人事考试网报名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试的时候,报名页面让你填专业技术职务就是职称。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实际上包括从业资格证书和执业资格证书两大类。从业资格一般指从事某一专业(工种)所需学识、技术和能力方面的起点标准。劳动保障部门和人事部门推行的职业技能(资格)鉴定大都属于这一类。国家职业资格等级分为初级(五级)、中级(四级)、高级(三级)、技师(二级)、高级技师(一级)共五个等级。 执业资格证书 执业资格证书是指政府规定的依法独立开业或从事某一特定专业(工种)的学识、技术和能力方面所必须具备的标准。它是作为一种行业准入的强制性规定,没有取得相关的执业资格证书就不能合法的从事该项职业。例如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证书、一级建造师等。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书属于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中的准入类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证书,属于执业资格证书,不直接对应国家一级职业资格证书。 职称对应关系 1、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深化工程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职业资格可以对应相应层级的职称,也就是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对应的专业技术职称为工程师。二级注册消防工程师对应的专业技术职称为助理工程师。2、根据《2018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在工程技术领域实现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意见(试行)》中明确规定: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参加职业技能评价。“取得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职称,其累计工作年限达到申报条件的,可分别申请参加与现岗位相对应职业(工种)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职业技能评价,合格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也就是说考取了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对应专业技术职务为工程师(中级)。而且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是申请高级工程师(职称)的必备条件!取得工程师(职称)后累计达到符合规定的工作年限就可以直接申请消防操作员技师(相当于国家二级职业资格证书)评价(开考后),不用从初级消防设施操作员(国家五级职业资格证书)开始考取了。
    2021-08-18
    45129
    地铁消防安全疏散考点汇总
    地铁规范中消防安全疏散的知识点与建规区别很大,又因为地铁术语的专业性,更难记忆和理解,小编为了方便大家记忆,将这部分知识点总结了一下,大家只需要记忆其中黑体加粗的这些点就OK了! 地铁安全疏散的最基本原则是:安全疏散设施要满足地铁火灾危及乘客生命安全之前,要全部撤离至安全区域。那么“站台至站厅或其他安全区域的疏散楼梯、自动扶梯和疏散通道的通过能力,应保证在远期或客流控制期中超高峰小时最大客流量时,一列进站列车所载乘客及站台上的候车乘客能在4min内全部撤离站台,并应能在6min内全部疏散至站厅公共区或其他安全区域。” 下面是对地铁各区域安全疏散的具体要求: 一、站厅公共区(车站内供乘客和工作人员共同使用的区域):每个站厅公共区应至少设置2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且相邻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m。站厅公共区和站台计算长度内任一点到疏散通道口和疏散楼梯口或用于疏散的自动扶梯口的最大疏散距离不应大于50m。 二、地下车站: 设备区:(轨道交通设施运营、维护所需的各类机电设备用房)有人值守的设备管理区内每个防火分区安全出口的数量不应少于2个,并应至少有1个安全出口直通地面;当值守人员少于或等于3人时,设备管理区可利用与相邻防火分区相通的防火门或能通向站厅公共区的出口作为安全出口。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当疏散门位于2个安全出口之间时,不应大于40m;当疏散门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时,不应大于22m。 站台:每侧站台应至少设置2个直通地面或其他室外空间的安全出口。与站厅公共区同层布置时:当站台与站厅公共区之间设置防火隔墙时,应在该防火隔墙上设置至少2个门洞,相邻两门洞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0m;未设置防火隔墙时,站台上任一点至地面或其他室外空间的疏散时间不应大于6min。 出入口通道的长度不宜大于100m;当大于100m时,应增设安全出口,且该通道内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疏散距离不应大于50m。 三、地上车站:站厅通向天桥的出口可作为安全出口,且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2)应具有良好的自然排烟条件;(3)不得用于人行外的其他用途;(4)应能直接通至地面。 四、地下区间(车站之间行车需要的地下线路、隧道):1.两条单线载客运营地下区间之间应设置联络通道,相邻两条联络通道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大于600m,通道内应设置一道并列二樘且反向开启的甲级防火门。2..载客运营地下区间内应设置纵向疏散平台:单侧临空时平台宽度不宜小于0.6m,双侧临空时平台宽度不宜小于0.9m;平台的设置高度宜低于车辆地板面0.10m~0.15m;靠区间壁的墙上应设置靠墙扶手,高度宜为0.9m;纵向疏散平台面标高与联络通道地坪标高宜接平;疏散平台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  五、疏散指示标志: 1.站台和站厅公共区内的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置在柱面或墙面上,标志的上边缘距地面不应大于1m、间距不应大于20m且不应大于两跨柱间距;在这些标志相对应位置的吊顶下宜增设疏散指示标志,其下边缘距地面不应小于2.2m,上边缘距吊顶面不应小于0.5m。 2.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出口处的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置在门洞边缘或门洞的上部,标志的上边缘距吊顶面不应小于0.5m,下边缘距地面不应小于2m。 3.疏散通道两侧及转角处的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置在墙面上,标志的上边缘距地面不应大于1m、间距不应大于10m,通道转角处的标志间距不应大于1m;在这些标志相对应位置的吊顶下宜增设疏散指示标志,其下边缘距地面不应小于2.2m。设备管理区疏散走道内的疏散指示标志间距不应大于10m。4.自动扶梯起点侧面及人行楼梯起步的3阶踏步立面处,宜增设蓄光型疏散指示标志。5.地下区间纵向疏散平台上应设置疏散指示标志和与疏散出口的距离标识。疏散指示标志和疏散出口的距离标识应设置在疏散平台的侧墙上,不应侵占疏散平台宽度,间距不宜大于15m。
    2021-08-17
    49134
    最全的甲级防火门汇总大全!涉及四本规范!
    每年的技术实务考试中,民用、工业建筑、人防工程、汽车库的防火分隔内容都是必考内容。今天我们汇总了涉及到四本规范的甲级防火门的所有知识点,让大家更加有逻辑性的学习记忆,给各位同学争取更多的干货,小编在努力,老师在努力,学习的你也一定要努力! 建筑设计符合规范GB50016  3.3.1除麻纺厂房外,一级耐火等级的多层纺织厂房和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多层纺织厂房,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本表的规定增加0.5倍,但厂房内的原棉开包、清花车间与厂房内其他部位之间均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h的防火隔墙分隔,需要开设门、窗、洞口时,应设置甲级防火门、窗。 3.3.7厂房内的丙类液体中间储罐应设置在单独房间内,其容量不应大于5m³。设置中间储罐的房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h的防火隔墙和1.5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房间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3.4.1-3两座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厂房,当相邻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且较低一座厂房的屋顶无天窗,屋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h,或相邻较高一面外墙的门、窗等开口部位设置甲级防火门、窗或防火分隔水幕或按本规范设置防火卷帘时,甲、乙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m;丙、丁、戊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4m。 3.6.10有爆炸危险区域内的楼梯间、室外楼梯或有爆炸危险的区域与相邻区域连通处,应设置门斗等防护措施。门斗的隔墙应为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h的防火隔墙,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并应与楼梯间的门错位设置。 3.7.3地下或半地下厂房(包括地下或半地下室),当有多个防火分区相邻布置,并采用防火墙分隔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但每个防火分区必须至少有1个直通室外的独立安全出口。 3.8.3地下或半地下仓库(包括地下或半地下室)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当建筑面积不大于100m²时,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 地下或半地下仓库(包括地下或半地下室),当有多个防火分区相邻布置并采用防火墙分隔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但每个防火分区必须至少有1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5.5.2相邻两座建筑中较低一座建筑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且屋顶无天窗,相邻较高一面外墙高出较低一座建筑的屋面15m及以下范围内的开口部位设置甲级防火门、窗,或设置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规定的防火分隔水幕或本规范第6.5.3条规定的防火卷帘时,其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5m;对于高层建筑,不应小于4m。 5.3.2与周围连通空间应进行防火分隔:采用防火隔墙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h;采用防火玻璃墙时,其耐火隔热性和耐火完整性不应低于1h,采用耐火完整性不低于1h的非隔热性防火玻璃墙时,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进行保护;采用防火卷帘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h,并应符合本规范第6.5.3条的规定;与中庭相连通的门、窗,应采用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 5.3.5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m²的地下或半地下商店的防烟楼梯间,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m²的地下或半地下商店,防烟楼梯间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5.4.7剧场、电影院、礼堂确需设置在其他民用建筑内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区域分隔。 5.4.14供建筑内使用的丙类液体燃料,其储罐应布置在建筑外,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总容量不大于15m³,且直埋于建筑附近、面向油罐一面4m范围内的建筑外墙为防火墙时,储罐与建筑的防火间距不限;   3当设置中间罐时,中间罐的容量不应大于1m³,并应设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单独房间内,房间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5.5.9一、二级耐火等级公共建筑内的安全出口全部直通室外确有困难的防火分区,可利用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安全出口,但应符合下列要求:利用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安全出口时,应采用防火墙与相邻防火分区进行分隔。 5.5.12-5锅炉房、变压器室等与其他部位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防火隔墙和1.5h的不燃性楼板分隔。在隔墙和楼板上不应开设洞口,确需在隔墙上设置门、窗时,应采用甲级防火门、窗。 -6锅炉房内设置储油间时,其总储存量不应大于1m³,且储油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h的防火隔墙与锅炉间分隔;确需在防火隔墙上设置门时,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5.5.23管道井和设备间的门不应直接开向避难区;确需直接开向避难区时,与避难层区出入口的距离不应小于5m,且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5.5.24.高层病房楼避难间和老年人照料设施的分隔,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分隔。 6.1.5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确需开设时,应设置不可开启或火灾时能自动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 6.2.7通风、空气调节机房和变配电室开向建筑内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消防控制室和其他设备房开向建筑内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6.4.10疏散走道在防火分区处应设置常开甲级防火门。 6.4.12防火隔间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6.4.13防火分区至避难走道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m²,开向前室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前室开向避难走道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7.3.6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电梯井、机房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防火隔墙,隔墙上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人民防空工程GB50098 3.1.6地下商店应符合下列规定: 3当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时,应采用防火墙进行分隔,且防火墙上不得开设门窗洞口,相邻区域确需局部连通时,应采取可靠的防火分隔措施,可选择下列防火分隔方式: 2)防火隔间,该防火隔间的墙应为实体防火墙 4)防烟楼梯间,该防烟楼梯间及前室的门应为火灾时能自动关闭的常开式甲级防火门。 设置避难走道时,其前室门均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3.1.8-1防火隔间与防火分区之间应设置常开式甲级防火门,并应在发生火灾时能自行关闭; 3.1.10柴油发电机房和燃油或燃气锅炉房的设置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2柴油发电机房与电站控制室之间的密闭观察窗除应符合密闭要求外,还应达到甲级防火窗的性能; 3柴油发电机房与电站控制室之间的连接通道处,应设置一道具有甲级防火门耐火性能的门,并应常闭; 4.1.6当人防工程地面建有建筑物,且与地下一、二层有中庭相通或地下一、二层有中庭相通时,防火分区面积应按上下多层相连通的面积叠加计算;当超过本规范规定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房间与中庭相通的开口部位应设置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2与中庭相通的过厅、通道等处,应设置甲级防火门或耐火极限不低于3h的防火卷帘;防火门或防火卷帘应能在火灾时自动关闭或降落; 4.2.2防火墙上不宜开设门、窗、洞口,当需要开设时,应设置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 4.2.4下列场所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隔墙和1.5h的楼板与其他场所隔开,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排烟机房、灭火剂储瓶室,变配电室、通信机房、通风和空调机房、可燃物存放量平均值超过30kg/㎡火灾荷载密度的房间等,墙上应设置常闭的甲级防火门; 2柴油发电机房的储油间,墙上应设置常闭的甲级防火门,并应设置高150mm的不燃烧、不渗漏的门槛,地面不得设置地漏; 4.4.2防火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位于防火分区分隔处安全出口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当使用功能上确定需要采用防火卷帘分隔时,应在其旁设置与相邻防火分区的疏散走道相通的甲级防火门; 4用防护门、防护密闭门、密闭门代替甲级防火门时,其耐火性能应符合甲级防火门的要求;且不得用于平战结合公共场所的安全出口处;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技术规范GB50974 5.5.12附设在建筑物内的消防水泵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h的隔墙和1.5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其疏散门应直通安全出口,且开向疏散走道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规范GB50067 4.4.2-3相邻的两座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当较高一面外墙的耐火极限不低于2h,墙上开口部位设置甲级防火门、窗或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防火卷帘、水幕等防火设施时,其防火间距可减小,但不应小于4m; 5.2.6防火墙或防火隔墙上不宜开设门、窗、洞口,当必须开设时,应设置甲级防火门、窗、或耐火极限不低于3h的防火卷帘。 5.3.3除敞开式汽车库、斜楼板式汽车库外,其他汽车库内的汽车坡道两侧应采用防火墙与停车区隔开,坡道的出入口应采用水幕、防火卷帘或甲级防火门等与停车区隔开;但当汽车库和汽车坡道上均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坡道的出入口可不设置水幕、防火卷帘或甲级防火门。 6.0.7与住宅地下室相连通的地下汽车库、半地下汽车库,人员疏散可借用住宅部分的疏散楼梯;当不能直接进入住宅部分的疏散楼梯间时,应在汽车库与住宅部分的疏散楼梯之间设置连通走道,走道应采用防火隔墙分隔,汽车库开向该走道的门均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2021-08-16
    47005
    建筑总平面布局考点汇总
    建筑的总平面布局一般要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生产经营规模、建筑高度、建筑体积及火灾危险性等,合理确定其建筑位置、功能分区、防火间距、消防车道和消防水源等。 建筑选址 1.周围环境 各类建筑在规划建设时,要考虑周围环境的相互影响。 (1)工业建筑 工厂、仓库选址时,既要考虑本单位的安全,又要考虑邻近企业和居民的安全。生产、储存和装卸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工厂、仓库和专用车站、码头,应布置在城市(区域)的边缘或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并宜布置在城市(区域)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液化石油气储罐区,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区和可燃材料堆场等,应布置在城市(区域)的边缘或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并宜布置在城市(区域)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2)民用建筑 民用建筑选址时,不宜将民用建筑布置在甲、乙类厂(库)房,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可燃气体储罐和可燃材料堆场的附近。 2.地势条件 建筑选址时,还要充分考虑和利用自然地形、地势条件。 (1)存放甲、乙、丙类液体的仓库宜布置在地势较低的地方,以免火灾对周围环境造成威胁;若布置在地势较高处,则应采取措施防止液体流散。 (2)乙炔站等企业严禁布置在可能被水淹没的地方。 (3)生产和储存爆炸物品的企业应利用地形,选择多面环山、附近没有建筑的地方。 (4)液化石油气储罐(区)宜布置在地势平坦、开阔等不易积存液化石油气的地带。 3.风向 风向:风吹来的方向。 频率风向:某个方向的风出现的频率。 全年最小频率风向:是指全年各风向中频率出现最少的风向。 上风侧:风来的方向。 下风侧:风去的方向。 (1)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危险的)  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和可燃粉尘的车间、装置等,宜布置在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液化石油气储罐区宜布置在本单位或本地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并选择通风良好的地点独立设置。  易燃材料的露天堆场宜设置在天然水源充足的地方,并宜布置在本单位或本地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2)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需保护的) 空分站应布置在空气清洁地段,并宜位于散发乙炔及其他可燃气体、粉尘等场所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消防站宜位于生产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正压通风设施的取风口宜位于可燃气体、液化烃和甲B、乙A类设备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且取风口高度应高出地面9m以上或爆炸危险区1.5m以上,两者中取较大值。 装置的控制室、化验室、办公室等宜布置在装置外,并宜全厂性或区域性统一设置。当装置的控制室、机柜间、变配电所、化验室、办公室等布置在装置内时,应布置在装置的一侧,位于爆炸危险区范围以外,并宜位于可燃气体、液化烃和甲B、乙A类设备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特殊:明火加热炉,宜集中布置在装置的边缘,且宜位于可燃气体、液化烃和甲B、乙A类设备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建筑布局 1.合理布置建筑 应根据各建筑物的使用性质、规模、火灾危险性,以及所处的环境、地形、风向等因素合理布置,建筑之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间距,以消除或减少建筑物之间及周边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火灾危害。 2.合理划分功能区域 规模较大的企业要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划分生产区、储存区(包括露天储存区)、生产辅助设施区、行政办公和生活福利区等。同一企业内,若有不同火灾危险的生产建筑,则应尽量将火灾危险性相同的或相近的建筑集中布置,以利于采取防火防爆措施,便于安全管理。易燃易爆的工厂和仓库的生产区、储存区内不得修建办公楼、宿舍等民用建筑。 防火间距 为防止火灾因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热影响而导致火势向相邻建筑或同一建筑的其他空间蔓延扩大,并为火灾扑救创造有利条件,在总平面布局中,应合理确定各类建(构)筑物、堆场、储罐、电力设施及电力线路之间的防火安全距离。 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和消防登高操作场地 要根据各建筑物的使用性质、规模、火灾危险性,考虑扑救火灾时所必需的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和消防登高操作场地。
    2021-08-13
    44907
    真题剖析:这些年消防设施考查过的条文说明
    【2017年技术实务54】关于建筑防烟分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防烟分区面积一定时,挡烟垂壁下降越低越有利于烟气及时排除B.建筑设置敞开楼梯时,防烟分区可跨越防火分区C.防烟分区划分的越小越有利于控制烟气蔓延D.排烟与补风在同一防烟分区时,高位补风优于低位补风【参考答案】A 【解析】《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4.2.1设置排烟系统的场所或部位应采用挡烟垂壁、结构梁及隔墙等划分防烟分区。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4.5.4补风口与排烟口设置在同一空间内相邻的防烟分区时,补风口位置不限;当补风口与排烟口设置在同一防烟分区时,补风口应设在储烟仓下沿以下;补风口与排烟口水平距离不应少于5m。4.2.4条文说明(1)防烟分区设置的目的是将烟气控制在着火区域所在的空间范围内,并限制烟气从储烟仓内向其他区域蔓延。烟气层高度需控制在储烟仓下沿以上一定高度内,以保证人员安全疏散及消防救援。防烟分区过大时(包括长边过长),烟气水平射流的扩散中,会卷吸大量冷空气而沉降,不利于烟气的及时排出;而防烟分区的面积过小,又会使储烟能力减弱,使烟气过早沉降或蔓延到相邻的防烟分区。综合考虑火源功率、顶棚高度、储烟仓形状、温度条件等主要因素对火灾烟气蔓延的影响,并结合建筑物类型、建筑面积和高度,本标准划分了防烟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及其长边最大值。 【2017年技术实务86】末端试水装置开启后,( )等组件和喷淋泵应动作。A.闭式喷头     B.水流指示器    C.水力警铃D.压力开关     E.湿式报警阀【参考答案】BCDE 【答案解析】《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17 6.5.1 每个报警阀组控制的最不利点洒水喷头处应设末端试水装置,其他防火分区、楼层均应设直径为25mm的试水阀。6.5.1条文说明:为检验系统的可靠性、测试系统能否在开放一只喷头的最不利条件下可靠报警并正常启动,要求在每个报警阀组的供水最不利点处设置末端试水装置;末端试水装置测试的内容包括水流指示器、报警阀、压力开关、水力警铃的动作是否正常,配水管道是否畅通,以及最不利点处的喷头工作压力等。 【2018年技术实务16】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 )不应作为联动启动火灾声光警报器的触发器件。A.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B.红紫外复合火灾探测器C.吸气式火灾探测器       D.输出模块【参考答案】D 【解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3.1.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设有自动和手动两种触发装置。3.1.2条文说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设置的火灾探测器,属于自动触发报警装置,而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则属于人工手动触发报警装置。在设计中,两种触发装置均应设置。 【2018年综合能力65】某商场的防火分区采用防火墙和防火卷帘进行分隔。对该建筑防火卷帘的检查测试结果中,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要求的是(  )。A.垂直卷帘电动启、闭的运行速度为7m/minB.防火卷帘装配温控释放装置,当释放装置的感温元件周围温度达到79℃时,释放装置动作,卷帘依自重下降关闭C.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帘的控制器在接收到专门用于联动防火卷帘的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后,下降至距楼板面1.8m处D.防火卷帘的控制器及手动按钮盒安装在底边距地面高度为1.5m的位置【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选项B依据《防火卷帘、防火门、防火窗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877-2014 6.2.3防火卷帘电动启、闭的运行速度应为2m/min~7.5m/min,其自重下降速度不应大于9.5m/min。6.2.3条文说明:防火卷帘应装配温控释放装置,当释放装置的感温元件周围温度达到73℃±0.5℃时,释放装置动作,卷帘应依自重下降关闭。 【2018年技术实务92】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消防联动控制器应具有切断火灾区域及相关区域非消防电源的功能。当局部区域发生电气设备火灾时,不可立即切断的非消防电源有( )。A.客用电梯电源     B.空调电源    C.生活水泵电源D.自动扶梯电源     E.正常照明电源【参考答案】ACE  【解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 4.10.1消防联动控制器应具有切断火灾区域及相关区域的非消防电源的功能,当需要切断正常照明时,宜在自动喷淋系统、消火栓系统动作前切断。4.10.1条文说明关于火灾确认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能切断火灾区域及相关区域的非消防电源:1)火灾时可立即切断的非消防电源有:普通动力负荷、自动扶梯、排污泵、空调用电、康乐设施、厨房设施等;2)火灾时不应立即切掉的非消防电源有:正常照明、生活给水泵、安全防范系统设施、地下室排水泵、客梯和Ⅰ〜Ⅲ类汽车库作为车辆疏散口的提升机。
    2021-08-12
    42989
    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及分级考点汇总
    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分级 按照《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2012),我国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的基本分级为A、B1、B2、B3四个等级。 燃烧性能等级名称燃烧性能等级名称A不燃材料(制品)B2可燃材料(制品)B1难燃材料(制品)B3易燃材料(制品) 国外(欧盟)在火灾科学基础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了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相关分级体系,分为A1、A2、B、C、D、E、F七个等级。 国内欧盟国内欧盟AA1、A2B1B、CB2D、EB3F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等级的附加信息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等级的附加信息包括产烟特性等级(s1、s2、s3)、燃烧滴落物/微粒等级(d0、d1、d2)和烟气毒性等级(t0、t1、t2)。  示例:GB8624B1(B-sl,d0,tl),表示属于难燃B1级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细化分级为B级,产烟特性等级为si级,燃烧滴落物/微粒等级为d0级,烟气毒性等级为tl级。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等级附加信息包括产烟特性、燃烧滴落物/微粒等级和烟气毒性等级。  其中:A2级、B级和C级建筑材料及制品应给出以下附加信息:产烟特性等级;燃烧滴落物/微粒等级(铺地材料除外);烟气毒性等级。  D级建筑材料及制品应给出以下附加信息:产烟特性等级;燃烧滴落物/微粒等级。
    2021-08-10
    54029
    其他栏目
    Copyright © 1996 - 2025 清大东方消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沪ICP备2025110086号-2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9330号
    联系电话
    4001-888-119
    微信公众号
    清大东方新视角
    消防课堂

         欢迎来到清大东方消防学校


        离您最近的校区:

       


    在线留言
    请正确填写以下信息内容,清大东方教育顾问将在两个工作日内回复您
    客服
    公众号
    小程序
    电话
    4001-888-119